端午即將來到,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又有哪些?
端午節,農歷五月初五,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。端午節一開始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,是古人向龍族祭祀的,也有紀念伍子胥、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。后來這一天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江邊自盡,于是人們就把端午節也看做是紀念屈原的日子。在端午節里,有一些必不可少的活動,如吃粽子、喝雄黃酒、賽龍舟等。賽龍舟和吃粽子相傳是為了把屈原的尸體從河里撈出來,往水里扔粽子,這樣水里的生物就不吃屈原了?,F在看來,端午節有著濃厚的愛國主義色彩,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,弘揚民族精神。
端午節的習俗有:1、賽龍舟;2、吃粽子;3、佩戴香囊;4、系五彩繩。
1、賽龍舟:賽龍舟是端午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,賽龍舟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,傳出國外后,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并形成了國際比賽。
2、吃粽子:端午節吃粽子是經典的習俗,粽子是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,其形狀多樣,主要形狀是:尖三角、四角狀。
3、佩戴香囊:過端午節,小孩要佩帶香囊,具有驅蚊蟲避疫之作用,還是點綴的上佳之物。香囊中裝有朱砂、雄黃、香藥,并用絲布等物品縫制而成,外形可愛。
4、系五彩繩:端午節系五彩繩具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。五彩繩,又稱五彩絲、五色絲等,五彩繩源于我國古代的五行觀念。
端午即將來到,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又有哪些?
上一條:夏季高溫條件下,小型壓路機如何持續強勁的施工? | 下一條:液壓動力站運行不正常發生的故障有哪些? |